首页 >> 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行政能力测验 | 时政申论 | 面试 | 专业笔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时政申论
站内搜索:

2014年北京区县军转干申论把握材料内在逻辑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10-13

  相信备战军转干申论考试的广大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都会发现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那就是难于把握申论材料的内在逻辑性,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将申论材料越读越乱,摸不着头脑,被浩如烟海的材料给打败了。在这里,专家提醒考生,把握好材料的内在逻辑,有利于抓住命题人意图,有利于作答申论题目。

  归纳出段落大意

  或者说无法把握每段材料的大意。如何能更好地归纳出每段材料的大意。其实,在这里提醒考生可以给大家介绍阅读材料的六大原则。这六个原则是:领导讲话原则、专家讲话原则、政府行为、首尾句原则、关联词原则、观点性词原则。这些原则一定要把握,只要在材料中找到这些性质的材料,每段材料中的最重要的核心信息点就可以把握了。

  把握材料整体逻辑

  在把握了每段材料的大致内容后,我们无法将这些大意,进行一个总结。因为,如果单纯地将申论材料的大意归纳出来的话,我们会明显地看到,其实这些段落大意很多貌似都没有什么明显地逻辑关系。那么,我们如何应付这个问题呢?

  一般说来,现在归纳申论材料的方法是本着问题、原因、对策这样三个模式来定义的。这个模式对于有些考生来说有点抽象,难于掌握。在实际的复习中,如果我们按材料的性质分,可能会更直接一些。什么叫按性质分类呢,就是单纯地将材料按好坏进行分类。因为,申论材料中大部分的材料都会出现好的材料和坏的材料,而且这个安排始终贯彻材料的始终。那么,找出好坏之后我们该怎么办呢?这里有一个诀窍就是,坏的材料都是讲问题的,好的材料都是讲对策的。因此,申论材料里总得有材料引出问题,那么什么材料才会引出问题,当然是坏材料,那么什么会对这个坏事提出一个对策,那一般都是材料中的好做法,所以,我们只要把握住了这样的性质的区分,问题和对策我们就可以把握了。

  综上所述,要像理顺申论的关系必须要靠一个内在的逻辑,一般说来,申论的内在逻辑是原因、对策、问题。那么,我们依靠什么方法来更好地把握它,就靠材料当中的材料性质的分类,这样可以更加利于军转考生们的理解。


国家公务员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班
课程名程 教师 课时 试听 购买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蔡金龙 8 试听 150元
申论(省级以上) 钟君 4 试听 100元
申论(市以下) 钟君 4 试听 100元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辅导方案,点击进入
国家公务员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