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会金融
银行从业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专业科目指导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财会金融 >> 银行从业资格 >> 复习指导
站内搜索:

2014银行业初级资格《风险管理》章节辅导第三章2
作者:城市网 来源:www.ceoba.com 更新日期:2014-8-13
三、债项评级(★)

  (一)违约风险暴露(EAD)

  违约风险暴露是指债务人违约时预期表内项目和表外项目的风险暴露总额,包括已使用的授信余额、应收未收利息、未使用授信额度的预期提取数量以及可能发生的相关费用等。

  (二)违约损失率(LGD)

  违约损失率指某一债项违约导致的损失金额占该违约债项风险暴露的比例,即损失占风险暴露总额的百分比(损失的严重程度,LGD=1一回收率)。

  计量违约损失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市场价值法

  通过市场上类似资产的信用价差(Credit Spread)和违约概率推算违约损失率,其假设前提是市场能及时有效反映债券发行企业的信用风险变化,主要适用于已经在市场上发行并且可交易的大企业、政府、

  银行债券。

  2.回收现金流法

  根据违约历史清收情况,预测违约贷款在清收过程中的现金流,并计算出LGD,即LGD=1一回收率=1~(回收金额一回收成本)/违约风险暴露。

  (三)有效期限M

  商业银行采用初级内部评级法,除回购类交易有效期限是0.5年外,其他非零售风险暴露的有效期限为2.5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债项的有效期限越短,信用风险就越小。除下款确定的情形外,有效期限取1年和以下定义的内部估计的有效期限中的较大值,但最大不超过5年。中小企业风险暴露的有效期限可以采用2.5年。

  (1)对于有确定现金流安排的金融工具,有效期限为:

  

  (2)商业银行不能计算债项的有效期限时,应保守地估计期限。期限应等于债务人按照贷款协议全部履行合约义务(本金、利息和手续费)的最大剩余时间。

  (3)对净额结算主协议下的衍生产品进行期限调整时,商业银行应使用按照每笔交易的名义金额加权的平均期限。

  (四)专业贷款风险参数的估计

  专业贷款的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采用内部评级法。即分别估计其PD、LGD等风险参数,进而按照公司风险暴露的资本计算公式计算RWA。另一种是采用监管映射法。

  四、信用风险组合的计量(★)

  (一)违约相关性

  违约的发生主要基于以下原因:债务人自身因素,债务人所在行业或区域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其中,行业或区域因素将同时影响同一行业或地区所有债务人违约的可能性,而宏观经济因素将导致不同行业之间的违约相关性。因此在计量单个债务人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之后,还应当在组合层面计量不同债务人或不同债项之间的相关性。

  (二)信用风险组合计量模型

  1.CreditMetrics模型

  CreditMetries模型本质上是一个VaR模型,目的是为了计算出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一个信用资产组合在持有期限内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通常,非交易性资产组合(如贷款以及一些私募债券)的价格不能够像交易性资产组合(如股票)的价格一样容易获得,因此,非交易性资产组合的价格波动率(标准差)也同样难以获得。CreditMetries模型的创新之处正是在于解决了计算非交易性资产组合VaR这一难题。

  2.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

  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直接将转移概率与宏观因素的关系模型化,然后通过不断加入宏观因素冲击来模拟转移概率的变化,得出模型中的一系列参数值。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可以看做是Cred—itMetrics模型的一个补充,比较适用于投机类型的借款人,因为该类借款人对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更敏感。

  3.Credit Risk+模型

  Credit Risk+模型是根据针对火险的财险精算原理,对贷款组合违约率进行分析,并假设在组合中,每笔贷款只有违约和不违约两种状态。Credit Risk+模型认为,贷款组合中不

  (三)信用风险组合的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用于评估资产或投资组合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可能遭受的重大损失。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进行压力测试更大的意义在通过压力测试过程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并了解自身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推动风险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银行从业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