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行政能力测验 | 时政申论 | 面试 | 专业笔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时政申论
站内搜索:

2015山东公务员申论备考:吃透材料是作答的基础
作者:城市网 来源:总裁世界 更新日期:2015-1-12

  积累是答好申论的基础,而材料解读能力是基础中的基础。材料在申论试卷中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对申论考试的意义不言自明,考生只有对材料有了足够的把握,才能游刃有余地作答。根据申论“材料为王”的作答原则,考生在作答时要立足于材料,同时又不局限于材料、超越材料。以下,专家为考生讲解“吃透”材料的几个步骤:

  一、知晓材料的来源

  申论材料的来源主要是政府的重大政策方针,以及社会上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普遍现象。纵观历年申论考试试卷的材料,不外乎就是这两个方面。这就启示考生必然要有一定的政策积累和理论积淀。

  政策方针方面的积累,需要大家平时多关注《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报纸和杂志,多浏览新华网和人民网等政府新闻网站,对于国家党政发生的重要事情要及时了解;社会事件方面的积累,需要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更要注意对这些事情的思考,学会站在政府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养成看新闻,读时评的好习惯。

  二、理顺材料的逻辑

  申论试卷一般有六到八千字,六到十则材料,材料的内容、要点都是十分零散的,材料的逻辑是打乱的,容易造成读不懂材料,遗漏要点的情况,这就需要考生学会理清材料逻辑,增强对要点的敏感度。

  理清材料逻辑,即需要明确材料内容的属性,是现状、原因、影响还是对策,现状又包含成绩和问题,影响里有意义和危害,考生应做到心中有数,最好能在试卷上作出属于自己的标记,以便于查找出要点,进而做到要点齐全、全面踩点。

  三、抓住材料的主旨

  申论材料都会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展开,考生要紧紧抓住材料主旨,才能保证申论文章不跑题。这需要考生学会抓关键词,同时练习提炼材料核心内容,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多看一些材料和社会案例,熟练跳读法、快读法、精读法等,做到用一到两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找到文章的核心主旨。


国家公务员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班
课程名程 教师 课时 试听 购买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蔡金龙 8 试听 150元
申论(省级以上) 钟君 4 试听 100元
申论(市以下) 钟君 4 试听 100元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辅导方案,点击进入
国家公务员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