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行政能力测验 | 时政申论 | 面试 | 专业笔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面试
站内搜索:

2015江苏公务员申论热点:陌生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作者:城市网 来源:总裁世界 更新日期:2015-2-28

  【背景链接】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2014年10月,最新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8大城市公众社会总体信任水平得分为60.9分,属于“尚可信任”程度。人们逐渐脱离原来的熟人社会形态,转入“陌生人社会”。

  【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习近平

  要完善奖惩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使失信受惩的教训成为一生的“警钟”。——李克强

  [陌生人社会分析]

  中国目前正处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这导致了我国传统熟人社会一些结构性要素的衰落,比如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等等,也使得我国的社会秩序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近些年来社会公众普遍缺乏安全感以及各种食品和药品安全事件等等,都是社会失序的具体表现。社会信任缺失、社会冷漠等深层次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人民心中之痛,不仅侵蚀了社会的健康肌体,而且成为制约中国社会发展不得不根除的毒瘤。

  [现实意义与重要性]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对策]

  一是必须全面推进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二是完善以奖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三是加强诚信教育与诚信文化建设,弘扬诚信文化、树立诚信典型,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尚。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政府诚信是社会信用的“定盘星”

  让惩戒失信成为构建诚信催化剂

  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构筑诚实守信环境

  用好制度刚性 打造“诚信中国”

  社会信用建设要“且行且珍惜”

  [开头示例]

  1.“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千多年前,商鞅立木、建信于民;现代社会,不乏卖房为农民工发薪、打工为亡夫还钱的感人故事。信用就在人们身旁,高尚而又朴素。

  2.“信用”并非新鲜话题。然而,老生常谈、屡受关注,恰恰反映出问题另一面:诚信缺失是亟待破解的社会难题。物质上的日渐丰盈,并不能遮蔽精神上的贫瘠。一些人“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在市场大潮中唯利是图、不讲信用,一再触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逐渐迷失了自我,也带来种种社会问题。

  3.诚信是基础性道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转、人们生活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在现代社会,每一个行为主体都担负有基本的社会责任,而实现社会责任的手段是社会契约,诚信即是社会契约得以实现的基本要素。因此,加强诚信建设对于个人、企业、社会乃至国家都可谓意义重大。

  [结尾示例]

  1.哲人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不断增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刚性力量,崇扬诚信的价值观念,对失信行为出重拳、下猛药,让黑心商、老赖们、假摔者等一朝违规、处处受限,我们必将迎来诚信的价值回归,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诚信中国将渐行渐近。

  2.政府以身作则,社会共同参与,加大惩戒力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失信行为无处藏身――如此坚决有力的举措,相信一定会让那些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甚至铤而走险、谋求个人私利者悬崖勒马,回归诚实守信的良好环境。

  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言不信者,行不果”。让我们以诚信作催化剂、作五线谱、作调色板,使我们生活的酒更醇,歌更好,画更美。构建诚信,惩戒失信,让惩戒失信成为构建诚信催化剂,惟其如此,我们的诚信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得以重塑,才能构筑起经济社会坚固的诚信堤坝。

  【参考范文】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给社会吹来诚信暖风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利益,轻视诚信。在利益的驱动下,各种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各种问题肉、地沟油、黑作坊、毒食品,各种欺骗、失信行为屡屡见诸报端,见于网络。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冷漠、隔膜,麻木不仁的围观、见死不救,恩将仇报的救人反被讹,诸如此类一件件冲破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让社会丧失了应有的基本温情和温暖。事实证明,加快诚信建设已刻不容缓。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失信行为不仅是个人的问题,更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在市场经济中,追求经济价值,追求利益本并无过错,但如果过分强调经济价值而忽略道德、忽略诚信,最终可能你得到了金钱,却丢了道德、丢了良心、丢了人格、丢了亲情、丢失了朋友,更甚者会因违反法律而丢了自由。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经济社会活动的可预期性和效率,也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更好做到“放”“管”结合的必要条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润滑剂”、“助推器”。而在社会生活中,失去诚信则必然人人自危。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诚信离不开人们的内心信念以及自觉实践等因素的维系,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信用体系对于公民由他律转变为自律必定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可见,推进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毋庸置疑。

  如何树立诚信,维护良好信誉?这既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刚性执行,让失信者付出更大的代价,让失信者处处受排挤、寸步难行,让失信者没有市场、无处藏身、无处可逃。也需要信用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完善个人、企业、单位的信用情况记录并和法律并轨,推进信用体系有法可依,对于信用记录不良和信用记录有污点的个人和单位,要加大曝光、惩罚和制裁力度。同时,维护良好的信誉更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不做违背良心、道德和法律的事,远离失信之人、远离失信之事,才能从源头上消除不诚信行为。

  在越来越重视诚信,越来越重视信誉,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完善的今天,我们更要坚决对失信行为说不。上到政府,领导干部,下到企业、商人、普通老百姓,都应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把诚信当成标杆,共同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快速向前跑。让全社会形成人人讲诚信、人人守信的好风气,让诚信的暖风吹向每一个人,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


国家公务员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班
课程名程 教师 课时 试听 购买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蔡金龙 8 试听 150元
申论(省级以上) 钟君 4 试听 100元
申论(市以下) 钟君 4 试听 100元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辅导方案,点击进入
国家公务员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